資源回收分級管理
由各單位主動提出申請「資源回收分級管理自評表」,或由環保局主動查核各單位之結果。但如已獲得分級資格,經環保局查核3次不符合者,得撤銷標示貼紙或標示牌,或降級。
(一)回收管理。如指派專人負責回收與分類、定期維護、掌握流向,填報及拍照。 1.專人管理 2.定期維護 (1)每日維護 a.每日清潔地面、水槽和公用設備,維持清潔。 b.定期(建議每日一次)清運資源回收物,偏遠地區以回收桶八成滿為限,並通知清潔隊(或清除業)清運,不可溢出。 (2)每周打掃 定期(建議每周一次)將回收桶以清潔用品清洗並擦拭乾淨,澈底洗滌。 (3)每月檢查 a.回收站之照明和消防安全設備應定期維護保養(建議每月一次)。 b.定期(建議每月一次)檢查回收桶是否破損和完整性,避免廢棄物洩漏影響環境。 c.定期更新公布欄的資源回收宣導海報。 3.流向掌握 (1)須明確知道回收物後續流向。 (2)回收物應交給清潔隊或合法回收處理業者。 (3)將回收物自行處置變賣給個體業者,應按月回報資源回收數據予執行機關。 (4)回收物變賣應向回收業者領取相關憑證。 4.上述定期工作應確實填寫報表和拍照並妥善保存。
(二)完美地點及設備 1.地點規劃與設備 (1)應設置於居民生活影響較小的位置。 (2)入口應清楚標示回收項目。 (3)周圍具遮蔽隔板防止雨水或積水之設施。 (4)應設置在通風的場域,或具有通風設備。 (5)地面應堅固不透水鋪面,並且有良好的排水管道。 (6)應有夜間照明、監視器和消防設備等安全措施(若空間受限建議可設置手提滅火器,或放置在回收室出入口易取得的地方)。 (7)應有洗手槽或自來水管等設備。 (8)回收物品貯存應保持整潔和分類區隔。 (9)應採乾(一般垃圾和回收物品類)、濕(廚餘類)分離設施。 (10)應有綠植或裝飾以美化環境。 (11)應滿足民眾便利和友善環境。 2.回收桶(容器、袋)之設置 (1)應採用堅固無毀損的回收桶或可固定的回收袋,具防止廢棄物洩漏、散發惡臭導致影響環境品質等措施。 (2)回收桶上需有簡單圖案及文字的分類標示。 (3)資源回收應遵照標示,並確實分類各項回收物品,不可投入雜質。 (4)資源回收分類設施項目至少達10類以上,其中照明光源需有設置防破之回收設施,玻璃容器須分3色分類回收及貯存。
(三)回收宣導推廣 1.計資源回收宣傳文宣,張貼於公寓大廈公布欄、電梯間、資源回收站或出入口等人潮多且明顯的地方,增強民眾垃圾分類觀念。 2.宣傳單形式或多媒體形式宣傳資源回收觀念。 3.環境教育精神,定期舉辦(建議每月一次)資源回收活動,亦非常鼓勵各地方發揮創意,可結合當地特色和需求的多元化宣導方式。 4.時針對當地和新住民進行資源回收宣導工作。 5.推動居民積極參與並落實資源回收工作之創新方法。
(四)納入公寓大廈公約與組織章程。 將資源回收工作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納入公寓大廈公約,以及專責管理人員及清潔人員管理納入管理委員會工作手冊,共同遵守資源回收分類工作。(可因地制宜調整,例如納入社區管理辦法亦可)
計畫書:
111年度資源回收分級管理計畫.pdf
宣導單張及海報:
認識資源回收 資源回收居家9分類